自 2020 年以来,DeFi 只有在遭到骇客攻击或资产被盗后,才能判断协议不安全,近两个月 DeFi 领域发生 19 起安全事件,光跨链协议就占了 6起。选择使用哪一个跨链桥和判断跨链桥的安全性成为了 DeFi 用户的下一个难题。
(前情提要:心路历程》Poly Network骇客12条问答:好玩、跨链攻击痕红、责任揭露项目漏洞!)
根据区块链安全公司 CipherTrace 2021 年 7 月发布的加密货币犯罪报告显示,2020 年,DeFi 协定遭到攻击涉及金额约 1.29亿美元;2021 年前 7 个月,DeFi 协议遭到攻击涉及金额便上升至 3.61 亿美元。
随后的 8 月,在 34 分钟里,骇客又成功从跨链协定 Poly Network 盗走价值 6.1 亿美元的加密资产。
这是 DeFi 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一笔盗窃案,虽然事后骇客归还了大部分资产,但是 DeFi 是否安全以及原始码即法律的现实性变得更像是薛丁格问题。
只有遭到攻击、资产被盗,才能判断协议不安全。DeFi 协定中,跨链协定又属于重灾区。公开资料显示,近两个月,DeFi 领域发生了 19起安全事故,跨链协议占 6 起,涉及了 Poly Network、Anyswap、ChainSwap 等协议。
选择使用哪一个跨链桥和判断跨链桥的安全性成为了 DeFi 用户的下一个难题。
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。
在区块链系统中,无法同时达到高扩展性、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三者。对于公链而言,扩展性的重要程度或许排在首位。
Leave a Reply